简 介:
在当代中国画坛,有一位被称为“集大俗大雅于一身”的画家。他以北京风俗民情为题材,却没有落入猎奇的俗套,而是着力展示北京的气象和风采。他通过自己不倦的努力,让带有强烈市井气息的民俗绘画登上大雅之堂,成为地方文化的艺术载体。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以擅长“京味风俗画”享誉美术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著名画家马海方先生。
1956年,马海方出生于北京市大兴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。得益于诗书传家的优秀传统,马海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。而从孩提开始,他对绘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趴在炕头用铅笔描小人书,是他幼年时最热衷的一项娱乐活动。他的学画生涯,也因为家中长辈的支持而显得顺风顺水。1977年,这是中国刚刚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年,21岁的马海方考入中央美术学院,进入这所中国最顶尖的艺术类高校的中国画系学习。在这里,马海方如饥似渴地汲取艺术营养,幸运地是,这位勤奋的学子也得到了当时中国画坛上一批知名画家如卢沉、周思聪、姚有多、梁长林等名师的指教,在素描、速写和人物造型方面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。1981年,马海方大学毕业,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了一名编辑。
在从事编辑和设计工作之余,马海方先后画过连环画、插图,也画过花鸟、山水,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,他才把主攻方向集中到北京风俗民情人物画创作方面来。他自幼生长在京郊农村,对老北京的一些风俗民情比较熟悉,加上他有较好的笔墨功夫和速写基础,描绘这方面的题材就颇为得心应手。1990年,马海方的《古都风情》获得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一等奖。紧接着他的组画《旧京人物图卷》获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大展一等奖。之后,他的《老天桥人物》获中国美术馆东方书画艺术大奖赛一等奖。《休闲图》获国际中国书画艺术大奖赛金奖。很快,马海方以自己独特的绘画题材和艺术视角在画坛崭露头角。
在马海方看来,城市的品位不是打造出来的,而是百姓真实生活的积淀。一座城市的灵魂,并不是各种著名的建筑和景观,而是在这里生活的人,他们最真实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汇聚。因此,马海方笔下展现出的老北京风俗,那些在天桥卖艺和杂耍的人,并不是哗众取宠的景观,而是用生命的厚度与热情来书写美好生活,具有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华精神的形象展示。所以,当他去展示这些人物时,他的心里是有一种使命感的。
|